马恩的社会主义观

  • 生产资料:社会所有制、公有制
  • 经济运行方式:消灭商品货币关系,实行有组织的计划生产
  • 分配方式:实行按劳分配
  • 阶级与国家:消灭了阶级和阶级差别,消灭了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

对于斯大林和现实中国的社会主义观与马列的社会注意观之间的差异, 做出符合现实与逻辑的、一以贯之的解释

  • 既是理论对我们提出的挑战,
  • 也是社会建设的实践要求剋人 因此这个问题的回答,或者说正确解决这个矛盾,就具有重要的理论 意义和实践意义

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转变为后者 的个命转变时期,同这个时期相适应的也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 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国产阶级的革命专政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社会性质,已经是社会主义了
  • 还处于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还没有根本摆脱贫穷落后的不发达状态
  • 实际上处于马克思讲的从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 是过渡时期中的一个比较初级的阶段

重新定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意义

  • 可以消除现实与马列理论间的诸多矛盾,端正被扭曲的马克思主义 理论与社会主义形象
  • 在实践中脚踏实地,从当代中国现实国情触发,探索具有中国特色 的通向社会主义的道路,更好的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

邓小平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归根结底就是体现在他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 一些,
  • 改革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障碍
  • 对内搞活了经济,是活了社会主义,没有伤害社会主义的本质,因为 从政治上讲,我们的国家机器是社会主义性质得, 有能力保障 社会主义制度,从经济上讲,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工业、农业、 商业和其他方面已经建立相当坚实的基础
  • 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 的政策导致了两级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 阶级,那么我们就整的走了邪路了
  • 公有制占主体,共同富裕,是我们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根本原则

概括

  • 要发展生产力
  • 要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
  • 走共同富裕道路,防止出现两极分化
  •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 市场与计划都是手段,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
  • 用三个有利于的标准衡量改革开放的成就

社会主义本质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 在高于特征的层次上,在目标和目的的层次上揭示了社会主义 的内在要求
  • 突出生产力的基础地位,是对社会主义的具有时代特征的新认识
  • 突出了社会主义的目的共同富裕
  • 在动态中描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发展生产力

  • 理论上: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
  • 实践上: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要求
  • 前途上: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增强社会主义吸引力, 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根本途径

生产力与社会主义关系

  • 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并不同工业发达程度、生产力发展水平成正比, 经验的研究似乎是,它只在大工业的发展时期的一定阶段才有可能

  • 共产主义个命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同时发生,就这些文明国家而言, 由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均衡,生产力发展水平也是有区别的

  • 革命的发生、完成要区别开来,受资本主义大生产和世界市场的 存在,发生革命的先后次序,并不单纯取决于一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 开始革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阶段, 但是完成革命,实现社会主义乃至共产主义,则非有生产力的巨大 发展不可

  • 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不可改变,资本主义虽然不能避免,但是资本 主义制度可以避免,可以缩短,过渡阶段就是对资本主义阶段的补课 ,对经济文化落后国家,问题是如何发展、利用、节制资本主义

毛思中的社会主义理论

  • 在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如何 过渡到社会主义
  • 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准备过渡—->开始过渡

  • 已经开始执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 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 只有没收了占比80%的官僚资本,才能对20%的民族资本 采取和平的方式,逐步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 开始引导私人资本主义经济走国家资本主义的道路
      • 赎买:为了便于过渡到社会主义,保持极大的生产 组织是很重要的
      • 民族资产阶级有两面性,是内部矛盾 为什么接受
      • 社会主义力量增长,政权在手中
      • 社会主义性质经济基本控制了国家经济命脉,在国民 经济中处于领导地位和作用
      • 制定了适宜的政策、方法 为什么愿意
      • 政治上,民族资产阶级拥护国家、宪法、共同纲领
      • 经济上,民族资产阶级原因接受国家资本主义、国家的 引导和监督,民族资本的存在对于加速国民经济的恢复 发展有重要作用
      • 历史上,不愿看到同一战线破裂
      • 可以让工人阶级学会如何管理工商业,经营、组织生产
    • 引导个体农民走上了互助合作社的道路
  •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具有过渡性质的社会

  • 这个革命的性质是社会主义革命

    • 革命的性质是由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的

过渡时期总路线

  • 主体:国家工业化
    • 主体?
    • 工业化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致
    • 近代中国的两大任务: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繁荣富强
  • 两翼: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 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并举的路线

工业化道路

  • 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走不通

    • 民族资本主义脆弱
    • 不满足条件
      • 有大量人身自由,但丧失了生产资料的无产者存在
      • 大量货币集中在少数人手里
  • 社会主义

    • 国营经济力量比较强大
    •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弱小,不能成为主义依靠力量
    • 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必要条件
    • 国际环境促使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

国家资本主义

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过渡形式,不是独立经济形态,性质随国家 性质而转移

  • 资本主义制度:资产阶级政府直接产于国家经济生活,通过国有化 或国家预算建设新的企业等办法,使国民经济某些部门、企业转移到 国家手里
  • 社会主义制度:能够加以限制、规定活动范围的资本主义,同国家 联系着

三种形式

  • 初级:国营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在企业外部发生不固定联系
  • 中极:国营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在企业外部发生固定联系
    • 以上仍然资本主义性质,追逐理论最大化
    • 但是和国营经济的密切联系,在一定程度上被纳入国家计划 轨道,限制了剥削
  • 高级:国营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在企业内部联系合作、并居于领导 地位,即公私合营经济,包括单个企业和全行业
    • 社会主义控制企业流通过程、生产过程
    • 私人资本具有资本性质,但是已经失去了独立地位

农村社会主义

农民工体经济:生产资料归农民私有,与个人劳动相结合的半自然经济 或小商品经济

  • 生产资料私有—>发展个体经济的积极性—>自发的资本主倾向
  • 以自身劳动去基础,不存在剥削—>互助合作积极性—> 被引导走向社会主义

农业合作化

  • 限制生产力法渐
  • 分散性、盲目性同国营经济、工业化目标冲突
  • 小农经济不稳定,必然导致农村不稳定